Our Story
服務成效
2025.05.20

基礎工作坊:黑光劇的介紹

主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活動地點
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
服務成效
活動內容

活動時間|113年4月20日至 4月 21日

活動類別|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為期兩天,共計16小時的課程,期望招募更多校內外學生及鄰近社區成員作為學員,本次參與學員包括有嘉大學生4人與校外人士19人,涵蓋各年齡層人士。課程內容以介紹黑光劇為主軸,透過團體活動讓成員先熟悉彼此,之後分組創作,從黑光劇的基本原理介紹,到戲偶製作上色,最後創作劇本進行表演。希望透過不同的表演模式,增進學員對戲偶的想像力,對戲偶有更多不同面向的想法與理解。也希望透過黑光戲的導入,能讓我們懸絲偶有更多的表演形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活動成果與亮點

一、 場域經營及參與活動情形
1. 場域民眾影響效益:
阮義老師一開始先對學員進行黑光劇的介紹,許多成員是第一次接觸黑光劇,對這些物品在黑光燈下居然可以產生這麼奇幻的效果表示驚嘆,勾起學員對黑光劇的興趣。
課程中有非常多的創作與實作部分,阮義老師非常鼓勵學員充分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在紙版剪裁與黏貼組裝、顏料調配等,阮義老師都不會過多干預,只是在學員創作的想法上,提出一些可以改善的方向或建議,而學員也會在這些建議下產生出新的想法,正是在如此正向循環下,大家的作品都充滿個人風格與創意,有些作品甚至連阮義老師都感到驚嘆並拿手機出來拍照。而工作坊第二天,進入劇本創作階段,阮義老師先是讓學員排練,再給予建議,留給學員充足時間進行調整,最後呈現給大家。針對各組學員自創劇情,提供更加完善的建議,將黑光劇的各種特性融入其中,透過學員自由發想或與老師討論所得,最後表現出意想不到精彩的效果,帶動學員腦力激盪,提升學員的眼界與想像。

2. 學校老師、學生及專任人員、業師等影響效益:
學生在這次工作坊的表現也相當突出,尤其是在劇本創作的部分,有融入許多小時候卡通又或是現代的時事梗。在與阮義老師溝通上也許是因為年齡沒差太多,溝通代溝較少,劇本也因此在討論過程中精進不少,加入更多通俗的元素讓其他年齡層的學員理解,最後表演成果相當精彩,贏得滿堂喝采。
而工作人員與業師也收穫良多,工作人員在這次工作坊充分了解黑光劇,理解它的特性與侷限性,並設想能不能將懸絲偶結合黑光劇,為懸絲偶找出其他可能性。而阮義老師也在這場工作坊看到大家的創意,並時常拍照記錄,增加自己的靈感,為之後的偶劇創作增加元素。阮義老師為學員提供意見,學員因此創作獨具創造力的作品,反過來增加老師靈感,形成雙贏互惠的局面。

回上一頁
Related Articl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