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時間|113年05月26日
★ 活動類別|走讀
今日先於「朴子好書室」進行種植木藍活動。透過陳陳老師解說了解木藍亦稱大菁,早期農民因大菁具有固氮功能,因此在作物交替時種植大菁。再因朴子有商業港口(朴子港),而與台南後壁菁寮地區形成大菁的藍染產業鍊。其製作染劑方式為摘取大菁開花前的葉子整株浸泡、加入石灰。好書室目前除了是書店之外,亦兼作社區長照據點,也與Fulbright基金會合作,構思由外籍教師為在地兒童說英語故事之活動。另一方面也透過該基金會,期望健全朴子在地英語導覽之素材,不僅對內服務在地長者與兒童,也對外宣傳朴子在每個時代剖面的精彩。第二站來到朴子配天宮,陳陳老師提醒在配天宮可以發現內部構建有許多藝師對場作的痕跡,也鑲嵌了現代性與反映人民如何與外來政權交涉以保存傳統信仰的智慧。第三站的第一市場在陳陳老師介紹下像是個曾經風華絕代的遲暮美人。早期市場周遭商家富裕,許多生理人以鐵路往返朴子與嘉義市後站進行買賣,也連帶促進周遭旅宿業的蓬勃發展。他們後來因需求而合資將倉儲蓋起屋頂,形成「不見天」的商業模式,雖然是財力的展現,但也是鼠患的溫床,後續為鼠疫所苦。目前市場一樓為市場攤商、二樓為職業工會承租、三樓多是住家。三樓的居民可購買使用權,同時這個空間也吸引了年輕創業者承租作工作室使用,就在地人看來是十分舒服的生活空間,就外人看來亦創造了聰明的空間活化與友善的創業環境。
學生下午在蒜頭糖廠體驗製作薑糖,並在導覽老師帶領下認識糖廠及工廠村的歷史。工廠村這個位於糖廠內部的社區,有著國小、日式宿舍群、由朴子配天宮分靈而來的同名媽祖廟—配天宮,可以想見早年是個生活機能十分完備與環境清幽的小巧社區。但最有趣的還是由高齡阿嬤所組成的笑咪咪懸絲偶劇團,看著阿嬤們熟稔地操偶並演繹逗趣的故事,我們也被她們的認真感染而真心為這個約半小時的表演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