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Story
服務成效
2025.04.13

懸絲偶創意及表演工作坊:練習偶製作

主辦單位
「嘉禮尪仔」計劃團隊
活動地點
嘉義縣六腳鄉蒜頭糖廠嘉義大學駐點工作站(嘉義縣六腳鄉工廠村1號)
創意設計地方創生服務成效
活動內容

活動時間|114年4月12日至4月13日

活動類別|工作坊

活動講師

 

四月份的蒜頭糖廠,在一片靜謐的春日氛圍中,悄悄展開了一場動人的手作之旅。一群來自嘉義大學的老師、學生、偶劇團成員、文化基金會教育專員與在地社區的居民齊聚一堂,參加由黃憲章老師帶領的製偶工作坊。這不僅只是一場製偶課程,更是一段從陌生到熟悉、從木頭到靈魂的創生旅程。

活動成果與亮點

課程開始,黃憲章老師邊講解邊發下材料包,每位學員的手中都拿到一份,從頭部組裝軀幹到四肢,一點一滴學習結構運作的原理。課程進入到雕刻偶手與鞋子時,現場靜得只剩下木屑落地的聲音,謹小慎微的每一刀,都是學員自我與偶的對話。有人緊緊地握著刀遲遲不敢下手,有人為一刀輕率而長嘆,更有彼此交換的眼神、互相加油的溫柔時刻。現場最令人動容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嬤,顫抖地握著鑽床機具握把,身旁的同學耐心陪著她,一點一點完成木偶關節的鑽孔。這樣的跨世代學習,讓這堂課不僅有技巧,更有情感的連結。

 

黃老師說:「偶不會說話,但牽線的人可以讓它說出最深刻的故事。」當大家開始學習如何為木偶牽線、調整平衡,慢慢看著手上的木偶從靜止轉靈動時,所有人都露出了孩子般驚喜的笑容。經過兩天12小時的投入,學員們完成了屬於自己的懸絲偶。或樸拙、或精巧,每一個木偶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也是大家親手雕出來的夢。後續的偶頭、偶服製作以及口白配音等一系列工作坊,我們將為木偶換上精彩豐富的表情、精心設計的服裝,為它賦與「新聲」,期待為今年度相關的偶戲工作進程,激發更豐富多元的創造與想像。

回上一頁
Related Article
相關文章